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总第175期 -> 第5版
PPP模式解读
新闻来源:富煌集团  新闻记者:唐晓华  发布时间:2015/5/15 14:37:00

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渐趋平淡,内生需求增长乏力,生产制造和房地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过剩现象堪忧,政府公权力的缺乏节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导的内在规律之间形成的冲突愈发激烈,政府机构简政放权、政府职能深度改革的迫切性越来越大,现代国家治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十八大以后,中国确定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地方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和财政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以预算收支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财政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而不断高企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也让国家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业务。
PPP模式给面临巨大的下行和转型压力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据初步估算,PPP模式带来的首波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达万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共服务产品运营商、金融机构、建筑商、房地产商都在调兵遣将、厉兵秣马,一个接一个的PPP项目发布会密似紧催的战鼓隆隆敲响,大大小小的PPP项目公司和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建设工程企业是这次PPP大潮的重要参与方之一,如何乘势而上、抢占先机呢?带着这个问题,本报搜集、整理了一些PPP模式方面的文字做了一期专版,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什么是PPP模式?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于1982年提出,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FO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衡工量值(ValueForMoney)原则。
PPP模式的图析:
特征图:
中国政府推进PPP模式关键事件
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十八届三中全会表决通过。《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简称“43号文”),确定通过公益性事业特许经营改革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并对PPP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2014年9月23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正式确定实施PPP模式。
     
2014年11月30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112号),公布了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等30个PPP示范项目名单。
    
2014年12月4日,财政部正式宣布,已经牵头成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中心),主要承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相关的政策研究、咨询培训、能力建设、融资支持、信息统计和国际交流等工作,以期深入推进PPP模式的落实。
    
2015年2月13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市政公用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财建〔2015〕29号)。
     
2015年3月17日,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
PPP模式与BT、BOT模式的区别: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指政府经过法定程序 选择拟建的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人,并由投资人在工 程建设期内组建 BT 项目公司进行投资、融资和建设;在工程竣工建成后按约定进行工程移交并从政府的支付中收回投资。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 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 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 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 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PPP 本质上和 BOT 差不多, 都是通过项目来融资——通过该项 目的期望收益来融资的活动” 。但 PPP 的含义更为广泛,除了基础 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还可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国营机构的私有 化,等等,因此,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采用 PPP 这个词,以取 代 BOT。
BT投资是BOT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BT 属于 BOT 的一种演变形式,政府在项目建成后从民营机构 中购回项目(可一次支付也可分期支付) ;与政府借贷不同,政府 用于购买项目的资金往往是事后支付(可通过财政拨款,但更多 的是通过运营项目收费来支付) ;民营机构用于建设的资金可自己 出但更多的是获取银行的有限追索权贷款。

 
安徽富煌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0237号-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