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总第165期 -> 第3版
“自断创新技术,走向不归路”
新闻来源:富煌集团  新闻记者:张劲  发布时间:2014/7/15 15:12:00

索尼的电子产品曾是高端与时尚的象征。如今,“索尼神话”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出售核心业务、市场占有率急速降低的衰败景象。
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在公司创立志向书的第一句中,描述他心中的索尼:“最高程度地发挥精益求精的技术者的技能,创建自由阔达、愉悦的理想工厂。”现实中,在他的掌控下,索尼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战略”的“技术索尼”路线,并取得了世所共睹的成绩。
后来,索尼由于创新动力不足、资金压力大等原因,逐渐对技术路线失去兴趣,直到2005年美国人霍华德·斯金格出任索尼CEO后,“技术索尼”的发展路线几乎被彻底颠覆。斯金格将自己的销售型管理模式植入索尼,过度追求成本削减、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问题,完全忽视了技术创新这一生存之本。
事实上,在被苹果、三星等公司抢占大量市场份额之前,索尼本有机会占得先机。当时,索尼成功研发了新产品“CLIE”,该产品已经具备了如今风靡世界的iPhone、iPad的部分功能,只需稍加改良与创新,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那时的索尼已经对技术路线心不在焉,竟然放弃了对“CLIE”的进一步改进研发,坐视iPhone、iPad等后起之秀脱颖而出。
当2009年斯金格裁撤核心技术部门人员,导致索尼元老、技术先锋近藤哲二郎辞职时,索尼的发展已经彻底走向了无视技术创新力量的不归路。在斯金格的体制下,索尼的各线业务屡屡遭遇“滑铁卢”,并且一切都毫无回转的迹象。斯金格和索尼开始为抛弃“技术索尼”路线,付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
在现代企业中,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科学发展、长久立足的根本动力。索尼抛弃技术路线的做法极度短视,无异于一场“自断筋脉”的毁灭行动。最终,市场的反应也证明:在索尼抛弃技术路线的同时,这家曾经辉煌无比的企业,已经渐渐被这个崇尚创新的技术时代所抛离。
(摘自《国际品牌观察》)

编后语:
当我刚读完这篇文章后,就想推荐给大家。虽然这篇文章讲的是科技企业,但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销售为主导型的企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为依托,它必将走向衰落。然索尼的衰落未必然是创新动力不足,也有可能是受到了大企业病的影响,就像泰坦尼克号,当看到冰山时已无法掉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撞船沉没。企业大了,考虑的东西多了,伴随着管理层级的增多,体制累赘,即使有创新的思维,也很难得到吸收并实施。再者,有时大企业集团的过度管控,也恰恰绑住了企业创新的臂膀。企业经常在管理过程中左顾右盼、思前想后从而错失良机。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如何使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就需要企业从体制上予以促进,从文化上予以发扬,不要被过去与现在的成就蒙蔽了双眼。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要么自己颠覆自己,要么被别人颠覆。然而,又有谁有勇气颠覆自己既得的成就呢?

 
安徽富煌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0237号-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