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受公司邀请我和几位老同志作为退休员工代表参加了富煌集团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感触颇多。一是上年度我主持完大会后就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转瞬间过去了一年,真的是日月如梭,时光催人老;二是看到富煌钢构三期项目工程施工如火如荼,呈现一派崭新景象。在全国经济形势上行乏力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如此强劲的发展态势令人惊叹,也让我们退休员工倍感欣慰;三是聆听了杨俊斌董事长的工作报告,了解了公司已如期完成年初定下的十件大事并取得骄人业绩,更为《报告》提出2017年要完成的十三件大事和新的经营目标而振奋。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报告》提出了“弘扬自信文化,树立正确发展观”。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不仅是与时俱进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更是富煌集团20多年发展历程和经验的总结。我在富煌集团工作18年,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公司的发展。由此使我联想到以下几件事:
其一,1998年10月,巢湖市钢窗厂濒临倒闭,急待改制。当时富煌集团作为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民营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处在发展时期。因此经政府协调,由富煌集团以承债方式兼并该企业。由于钢窗厂是大集体企业,有近70名职工。当时公司领导层多数人担心两个企业体制不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事难干、人难管、负担重等弊端,对兼并存有顾虑。杨俊斌董事长当时说:只要用心待人,认真做事,许多问题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最终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考察调研、拟定合同、财务评估、财产盘点、协议签订等事宜,由此成立了富煌门窗分公司。在以后的管理中不但没有解聘一名原企业职工,而且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要力量,有的还成为重要部门的管理者。门窗公司的耿华金、丁玉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门窗公司自成立后连年取得较好效益,在巢湖地区产生较大反响。为此原巢湖地区行暑政策研究机构印发专题调研报告,将富煌集团兼并国有企业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蛇吞象”现象。事实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既扩大了经营范围,壮大了企业规模,又为政府减轻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为政府探索了国有企业改制的一条新路,社会效益更加突出。
其二,富煌钢构在由轻钢向重钢升级时,为了适应未来市场需求,走在行业前列。董事长亲率一班人经考察、调研、论证后,毅然将正在建设中的厂房基础推倒重建,配置了行业领先的生产设备,增设了当时国内同行最大载重的行吊。这在后来的世博会场馆和其他重点项目的钢结构工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果断决策,就无力承揽大型钢构工程,也不会有如上海锅炉厂等众多特种钢构件加工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即使后来有也会增加重复投资,延误商机。
其三,2005年初,经三年多的市场论证确定新上高档木门项目,在项目选址时,当时无论是日本客商还是德国专家都对项目定在偏僻的黄麓镇感到不解,建议应在合肥市或周边大城市建厂。我当时在门窗公司主管,也对当时的决定感到困惑甚至怀疑。实践证明木门项目落户黄麓镇不仅没有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且借助集团公司品牌效应和整体影响力,使项目投产后很快见效。在乔东应总经理的带领下,富煌木门享誉国内外,富煌木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
其四,富煌重钢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快速拓展市场,公司决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上海市设立富煌上海重钢公司,并打造一支由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型营销队伍。当时许多人担心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上海也没有市场基础,而且大城市费用高、投入大、困难多,因此风险很大。而杨董事长告诫大家:做企业任何时候都会有困难,因困难就不去做你便不会知道会有何种困难,如不克服困难,也便一事无成。2008年5月富煌上海重钢公司挂牌成立,聘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结构专业的博士方敏勇为总经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大上海开拓了一定市场,并组建了既懂技术又会营销的专业队伍。连年取得突出业绩,为富煌钢构的产品升级、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拓做出了显著成绩。
其五,2014年上半年,由于富煌和利时公司未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连续多年盈利率低下,股东们迫切要求由富煌集团控股并负责经营管理。董事会在讨论该事项时几乎得到一致反对,认为和利时多年无盈利,产品无市场,与集团公司无关联度,相关技术我们又不掌握,对其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管理等等都不了解,一旦控股后不能扭转局面必将绐集团造成负担和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富煌钢构的上市带来不利。而杨董事长却对和利时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解决和利时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市场的牛鼻子,将产品推向市场,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只有控股才能对该公司的人才配置、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营销模式、内部管理等发挥主导作用。后来事实证明,改制后的和利时公司加强了营销人员的配置,全力开发市场。仅用半年时间实现反转局面,以后连年盈利,且销售和利润呈翻倍增长。2015年 8月6日和利时公司以”富煌科技”在北京新三板成功挂牌。现在富煌科技正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富煌集团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其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负责门窗公司的六年多时间,每当年初总公司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时,我总感到指标大了难以完成,于是便摆出种种困难进行讨价还价。而实际情况是门窗公司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有时还实现了翻培增长。当时内心的想法是,任务小点压力轻些,年底超目标了作为负责人面子会好看些。况且按考核指示兑现也会影响到小集体的利益。其实这不仅是存有私心,主要的还是我对未来的形势判断不准,对当前的市场把握不透,对能否完成任务心中无数,总之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类似上述事例不胜枚举,之所以回顾过去,不外乎是让我们从真实的事例中感受到自信文化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性。
自信文化建设是富煌集团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新的治企理念,是富煌精神的升华。然而自信绝不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自满和自傲。自信也不是让我们不正视困难,而是考验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自信文化建设更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富有深刻的内涵,具有指导我们做好新时各项工作的现实意义。过去少数管理者总感到在富煌政治气氛浓,时尚口号多,摆花架子。因而只顾埋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其结果是认不清方向,事倍功半,做了许多无用功,贻误了发展机遇。因此,自信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为支撑,要求我们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对事物有全面正确的认知;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科学准确的判断;对实现目标成果有超常的把控能力和具体措施。
纵观富煌集团自确立“祥和奉献,奋进创新,勇争一流,永不自满”的企业精神,直至后来在各个发展阶段确立的如“围绕文化抓管理,围绕品牌抓市场,围绕管理抓效益,围绕效益抓发展”、“坚定信心,防范风险,调整结构,稳中求进”、“战略性客户加大客户”的营销策略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的“高质量管理”、以及近期开展的“弘扬工匠精神,倡导以师带徒”等治企理念,无不对全体员工的思想给予了正确引导,使管理者的观念得到极大转变和提高,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从而促进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保障了企业在困境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对杨董事长的《报告》和董事会在各个发展时期提出的治企理念全体员工要能听得懂,中层管理者要能辩得明,高层管理者要能领悟得透。在新时期纷繁的工作中,只要我们能够全面深刻地领会《报告》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并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自信文化建设为纲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将自信文化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务实抓好各项管理,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2017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因情有所系,心有所想,故将一己之见畅叙于众,意在与同仁们共勉。